5月25日,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。近日,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撰文表示,在这个时点召开如此大规模的全国动员大会,说明稳住经济大盘已经刻不容缓。
他认为,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,规模大、链条长,与生产、投资、消费紧密相关,对经济的影响势大力沉。房地产稳,则经济稳,因此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同样刻不容缓。
众所周知,房地产业的现状是,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市场修复过程需要时间。尤其去年三季度以来,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,景气度持续走低,市场信心不足。与此同时,面对严峻的市场和资金困境,部分房企通过降价、减薪、裁员、减投、转让项目等方式积极自救,但效果杯水车薪。
尽管当前房地产政策环境正在持续改善,市场最难的时光也已过去。但王韶认为,依旧需要一些落地的政策来提振房地产信心。只有企业和购房者对未来市场有平稳预期,销售才能上去,企业的投资信心才有稳住的可能,信用问题、交付问题、投资问题等也将迎刃而解。因此,他针对广东提出“因地、因企、因人、因类”而异的差别化措施建议。
第一,因地施策。
首先,应做好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的平衡。稳步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,以便在及时发现并稳住疫情的前提下,保障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和就业稳定,保障居民收入平稳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。
其次,加大对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或区(县、市)的政策优化力度,在“房住不炒”前提下,着力于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,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,促进潜在消费需求释放。
再次,减少对商品房价格的直接行政干预,由市场主体随行就市定价,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。
第二,因人施策。
首先,对于购买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为20%,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相应期限LPR水平减15个基点。
其次,对首套房执行“认贷不认房”认定标准,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,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;尚未结清的首付比例为25%。
再次,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,暂免征收契税。对于家庭名下仅有一套普通商品住房,为改善居住卖小买大、卖旧买新的,转售时暂免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,支持合理置换需求,促进一二手市场良性循环发展。
第三,因企施策。
首先,满足优秀房企正常融资需求。对于财务稳健、经营正常的企业,不论国企还是民企同等对待,满足其开发贷、经营贷、并购贷等正常融资需求。适当放宽融资审批条件,加快审批放款速度。放宽企业信用债发行规模和发行用途限制,允许通过发行信用债归还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债、银行贷款、信托融资等企业存量有息负债;针对融资刚兑还款,予以3—6个月展期,缓解企业资金压力。
其次,对部分地方预售资金监管过严进行纠偏。针对信用优、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实行分类的监管账户管理,信用基础好的企业可调低监管比例;简化资金划拨手续及降低资金留存比例,有效盘活监管账户资金,缓解房企资金压力。对同一企业同一城市多项目的,可采用总额监管、担保制度。
再次,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。对于2021年以来亏损或暂时陷入流动性危机不能按期纳税的企业,允许延期3—6个月申报,期间不加收滞纳金;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、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税务调查等涉税事项适当递延;继续对房企增值税留抵退税应退尽退。适当下调土地增值税预缴率、增值税预缴率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毛利;对于低毛利甚至负毛利项目,授权主管税务机关逐盘核定为免预缴;允许按清算口径计提的土地增值税可于企业所得税前扣除。
第四,因类施策。
首先,通过土地、金融、税费等支持和鼓励房企发展产业地产、长租公寓等地产新模式。
其次,对于采取全装修交付、装配式建筑等“绿色建造”的项目,给予一定比例的容积率奖励、出让金返还等政策扶持,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再次,有序放开高端住房限购政策,以高端供给创造高端需求,持续提升住房品质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