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5日,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都物业”,股票代码:603506.SH)公布2021年业绩,其营收增速下降,商誉减值激增324.5%引起关注。
首先看第一个数据,营收。
历年数据显示,自2014年以来,南都物业营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,保持在20%左右,其中2017年和2018年稍高,同比增速分别为41.85%和29.18%,是因为2017年收购上海采林物业,2018年收购江苏金枫物业所致。
2019年到2021年,南都物业营收则分别为12.44亿元、14.13亿元以及15.93亿元,同比增速为17.55%、13.58%以及12.7%。
也就是说,近3年来南都物业的营收增速一直在下滑。
再看第二个数据,归母净利润。
2019年到2021年,南都物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14亿元、1.38亿元以及1.63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24.09%、21.01%以及18.06%。
同样地,这项数据增速也是逐年下滑。
经营指标的下降,一般与非经营性损益脱不开关系。因为非经营性损益在利润表中会成为利润的一部分,无论收益过大还是损失过大,都会对上市公司最终的盈利带来影响。
这部分根据南都物业的财报可拆分为四大块——投资收益、资产减值损失、信用减值损失与所得税费用,以下逐一拆解。
第一,投资收益部分。
年报显示,2021年南都物业的投资收益为0.41亿元,同比增速为103.9%,占大头的是丽郡置业债券收益0.28亿。
第二,资产减值损失。
2021年南都物业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662万元,同比去年的13.26万元大幅增长124.3%。
通过年报资料可见,原来是商誉减值出了问题,还同比去年激增324.5%。
谁捅出来的“幺蛾子”呢?——上海采林物业。
年报原文显示:根据公司聘请的万隆(上海)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《评估报告》(万隆评财字〔2022〕第 40023 号),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2590万元,账面价值4979万元,本期应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389万元,其中归属于本公司应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 2150万元,公司期初已确认商誉减值损失506万元,本期应确认商誉减值损失1643万元。
对此,资深房地产分析师张燃解释:“这部分可以理解为南都物业在收购上海采林物业后,发现‘买贵了’,‘贵’了2150万元,而2021年初已经扣掉了506万元,剩下的1643万元则于年末拿利润冲抵。”
第三,信用减值损失。
南都物业这项数据在2021年末为1603万元,比2020年年末增加了276万元。
张燃表示:“这部分增加得不多,但规模不小,后续需要公司加大应收账款的催缴力度,加强信用管理。”
第四,所得税费用。
2021年南都物业所得税费用为6383万元,属于正常缴税。
由此可见,2021年南都物业的资产减值损失成了侵蚀经营指标的关键点,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南都物业的收并购已存风险?张燃称:“也不尽然”。
首先,从物业行业角度来说,目前已存在粘性较强,存量扩张较为困难的情况,如果管理层能够保持谨慎,掌握好并购标的质量,还是可以创造收益的;
其次,上海采林物业于2017年被收购,江苏金枫物业于2018年被收购,两者基本属于同期,后者经营情况较好,时隔3年后,南都物业又收购了浙江中大普惠物业及杭州中大物业。这种收并购节奏相比同行而言比较缓慢,算不上激进。
从资金情况来看,截至2021年底,南都物业在手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.07亿元,同比去年增长129.4%,“账面还算充裕,后期需规划好收并购步伐和风险管控。”张燃称。
推荐阅读: